Facebook的未來發展依賴于移動平臺的成功。在Facebook的年度股東大會上( it外包 ),股東關于Android手機桌面軟件Home的疑問再次體現了這一點。無論Facebook目前對Home有什么樣的評論,該公司都在盡力推廣這一軟件。但到目前為止,Home尚未給Facebook帶來應有的回報。
與桌面平臺相比,Facebook無法在手機平臺上帶來同樣好的表現,或令用戶感到同樣的滿意。這可能是由于一個簡單的技術性問題:用戶反饋。
在桌面平臺上,Facebook的設計能使其自我改進。Facebook能收集用戶使用服務的所有信息,對用戶體驗的每個元素進行A/B測試。根據獲得的反饋,Facebook不斷進行小調整。隨后,Facebook繼續重復這一過程。通過在一小部分用戶中進行測試( 電腦維護 ),Facebook就能解決爭議:最好的數據將決定勝出的方案。Facebook可以以很快的速度做到這一點,因為在桌面平臺上,Facebook可以隨時調整代碼(大部分情況為每周二一次)。
讓我們來看看移動平臺。蘋果公司和谷歌控制著應用的發布( 服務器維護 )。開發商必須向蘋果公司和谷歌提交應用,并等待批準。應用開發商不可能將某一版本的應用發布給0.1%的用戶,并將另一版本的應用發布給99.9%的用戶,也不可能按照自己的計劃進行版本迭代。簡而言之,應用開發商在移動平臺上收集到的信息較少,能采取的措施也不多。
總體來看,Facebook的創新機器,即在桌面平臺上眾所周知、極為成功的互動模式,在移動平臺上無法發揮作用。由于當前的企業和技術限制,在移動平臺上,Facebook取得成功的最關鍵元素出現缺失。數據顯示,在谷歌Play應用商店中,Instagram和Twitter的應用評分分別為4.6和4.0,而Facebook移動應用和Home軟件的評分分別為3.6和3.0。這并不是由于Facebook開發了差勁的應用,僅僅是由于在移動平臺上( 數據恢復 ),Facebook沒有與桌面平臺類似的領先地位。
Facebook移動應用的開發只能跟著感覺走。在類似Home的重量級產品發布之前,Facebook只能在自己的員工內部進行測試。這是一個問題。Facebook員工依靠Facebook生活。與分布在其他社交網絡,例如Pinterest、Tumblr、Twitter、LinkedIn和Google+的普通人不同,Facebook員工關注Facebook的用途。當他們測試類似Home的產品時,可能會感覺良好,因為他們需要每時每刻接入Facebook。
Facebook或許對產品進行了過度的內部測試,導致其產品無法滿足主流大眾的需求。在桌面平臺上,這樣做問題不大,因為測試非常容易,且帶來了良好效果。而在移動平臺上,設計師和工程師的正確直覺更重要,因為他們無法提前收集太多數據( 辦公設備維護 )。
從這種意義上來說,Facebook收購Instagram是一筆好交易。凱文·希斯特羅姆(Kevin Systrom)和他的團隊對于移動用戶的需求有著非常優秀的直覺。不過,他們能否將這種“實踐智慧”帶到Facebook?而如果做到這一點,那么他們還能否保持獨立性?
相關文章